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-主页

以德服人

发布者:旅游学院发布时间:2013-07-14动态浏览次数:146
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;而我们,更应该以德服人。
以德服人是我们修身而得到的正果。在《论修身》当中,圣人孔子已经为我们作了阐述: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而这也就是修身而能达到的境界。因为这是我们心胸宽广的一面,也是我们襟怀坦荡的养成。而今,在读过一些古代文献后,又吸收了更多关于修身的知识,我自己总结了达到修身而成正果必经过的三种境界。
“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,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”此第一境也。“大小多少,抱怨以德”此第二境也。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”此第三境也。古今之修身得大成者必经过这三种境界。这些话如果不是大家就不能说出来,而能讲出这样一番名言的,也只有:朱熹,老聃,孔丘这三个人而已。
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,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在这个方面,很多人都能做到,这也是很实际的做法。早在西汉时期,酷吏就用此法来对付犯法之人。由于在当时所犯之人都比较难审问,酷吏便用一口大瓮来治犯人。将犯人压到瓮里,用火烤瓮,如瓮中捉鳖,就这样使这些酷吏顺利地破了案。而后,新官上任,因旧任犯法入狱,不知如何审问,新任酷吏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,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并沿用旧法将旧任酷吏绳之以法。其实这就是冤冤相报,我们不能以怨报怨,不能永远以一种恶意,一种怨恨,一种报复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,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,无休无止。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,当今的和谐,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。我们应该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这么做就是人之常情。这么做也是人之本意。这么做虽没有达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境界,但这也已达到恩怨分明如何去报的高度,而且这种情形最常见于人与人之间的礼尚往来。
大小多少,抱怨以德。这是老聃给我们温暖的忠告,用德来感化他人,用德来报答他人对自己的恩德,而这也就是以德报德。这是一种淳朴的回报之心,这也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。忆往昔,为报知遇之恩,孔明特随先帝,联吴抗曹,功盖三分国,名成八阵图,六出祁山,多次北伐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而在平定南蛮之时,七擒孟获,更是用一种大德来感化他,最终安定南蛮,为北伐奠定基础。这么做,孔明一来报先帝之恩,二来,感化孟获,用以大德,正做到了老子之言:大小多少,抱怨以德。现在,这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一种德行,因为大多数人仍然停留在投我以桃,必报之以李,不报则怨,怨则生恨,最终成了冤冤相报何时了。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会用德来回报他人。但是以德报怨,你献出太多的恩德,太多的慈悲,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,去面对不讲是非标准、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,这是一种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费。一个国家,一个社会,不能只讲道德,没有刑罚。以德治国、治家、治人,以讲究礼仪为主,以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为做人的标准,教化人民,互敬互爱、无欺无诈,达到高雅、高尚、和谐。对少数为非作歹,顽固不化的人,对道德不屑一顾的人,就不要一味讲究宽容,要辅以刑罚。如果一味姑息忍让,不是完美的处世之道。国家提倡仁爱,但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。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这是智慧的报答,这是理性的报答,因为这避免了盲目。有人问孔子:“以德报怨,何如?” 孔子回答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”。他提倡“以直报怨”,即用公正的、率直的、磊落的、高尚的人格,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。也就是说:讲道德要有一个标准,一不能冤冤相报,互相残杀;二不能姑息养奸,纵容犯罪。以直报怨,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,以公正的法治来解决不公正的问题,也是对不讲道德的人进行道德和普法教育。法律就是一个标准,一个尺度,人们不能偏离太大。“孔子摄行相事,七日而诛少正卯,而鲁国之邪塞”就是一个很好的以直报怨的例子。而这种用正直回报怨恨,用德来回报恩德,才是以德服人。
统而言之,经过了这三种境界,我们的修身就会得成正果,从而达到了最高境界:以德服人。
Baidu
sogou